“世界之光”(若8:12–59)

关于天主子的辩论(8:12–10:42)

A、“世界之光”(若8:12–59)
B、 第五个神迹:瞎子的见证(9:1–41)
C、 牧人与羊(10:1–21)
D、 天父之子(10:22–42)

8:12

“又”(再一次)是否与若7:53相联系,并不那么明显。本章中,对手是宗教当局,而不是第七章中的群众。

“我是世界的光”是七个“我是”(I AM)中的第二个。

光的比喻,有很得力的圣经传统(出13:21–22,14:19–25;咏27:1,119:105;箴6:23;则1:4、13、26–28;依49:6,60:19–22;哈3:3–4)。

在本福音的序言(1:4–5)中光已被介绍过,而且在9:5中还要被提及。在天主对于世界的使命中,耶稣是光。

黑暗和光明,这两个领域是被明确区分开来的(参阅3:19、21)。光明之子来就光明,且随从光明;不肯来就光明和随从光明的,必定留在黑暗中。没有耶稣,所有的活动(行走/行动)都无助地笼罩在黑暗中。因此,祂的对手处于黑暗之中。

8:13(对照5:31)

法利塞人第一次直面对抗耶稣。到现在他们还在暗中密谋对付耶稣(参阅5:16、18,7:30、32),一起谈论祂(7:11、45–49),甚至在祂面前谈论祂(6:41–42、52,7:15、35–36)。

他们基于申17:6,19:5,对耶稣提出法律上的挑战。

8:14

在5:31已经说过,耶稣如此依恃父,以至于祂无法为自己作证。耶稣在此提出同样的观点。耶稣从父而来(参阅5:36–37,16:28),要往父那里去(参阅13:1,16:28)。祂在父内,同时父也在祂内(参阅14:11)。

耶稣已经宣称,祂的真理是建立在一个事实上,即“那差祂来的是真实的”(7:28)。但法利塞人并没有意识到耶稣的真实身份。对他们来说,祂充其量就是“从天主而来的师傅”(3:2)。他们只能按照外表判断(7:24)。

8:15

尽管祂已经说过祂是审判者(5:22–27;参阅8:16),但这里祂说了一些似乎自相矛盾的话:“我不判断任何人。”

其解释必定能在祂的陈述中找到:凭肉眼判断。这样的判断是指审判者的有限视角。而耶稣的审判是全然不同的。

8:16

只有耶稣才能作出合宜的判断,因为祂的判断是“真实的”,而且根植于父。父是正义的永恒标准,超越之,便再无上诉。

当法利塞人审判祂和祂的断言,并作出相反的判决时,实际上是耶稣在审判他们。而且,祂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祂不是独自一个,而是与父一起。

“我不是独自一个”定义着耶稣的全部工程(行动)。子的活动(/行动)是由祂与父的关系来定义,正如父的活动(/行动)是由祂与子的关系来彰显一样(1:18)。

8:17

耶稣回到若5:37的辩论上(参阅申19:15,17:6)。

法律被称为“你们的法律”(参阅7:19),是要在耶稣和法利塞人之间设定距离,也要表明他们承认法律的权威,因此他们必须承认基于法律的辩论力量。耶稣要证明,即使是他们的法律,也支持祂的话——这是必然的,因为毕竟祂是法律的创造者。

8:18

现在,对耶稣的宣称,祂启示有两个见证人:祂自己——“我是”,和父。

8:19

“你父在哪里?”他们是问肉身方面的父亲吗?(参阅路2:48–49)。他们可能声称知道耶稣从哪里来,从尘世层面考虑(7:27),但他们未能知道祂的永恒起源。

耶稣的回答使我们想起若5:37。

8:20

“银库”是妇女庭院中的一部分,那里有13个喇叭形的箱子,用来收纳各种献仪,其中有6个用于自愿献仪(参阅谷 12:41–44)。

我们再次得知,尽管祂在这样一个人口稠密之地宣讲,但祂并没有被捕——时辰还没有到。但是,一旦这个时辰来到,那将是祂回归父那里的最后阶段(8:14)。

8:21

成为肉身的圣言,以可见的形式来到世上,只停留有限的一段时间。这段有限的时间正是他们的机会。他们若能明白,就必得永生;若不能明白,就必死于他们的罪恶中。一旦祂与他们同在的时候过了,他们再去寻找祂,便是徒然。他们将不能去到耶稣所要去的地方——耶稣是通往父的唯一道路(14:6)。

“罪恶”(单数)是他们对耶稣的拒绝——不相信祂(16:9),是光明在世界上时他们对光的拒绝(3:19–21)。

8:22

参考7:35

据犹太史学家若瑟夫斯说,在犹太教中,自杀是可憎的,且被认为是疯子的行为。他们的问题需要一个否定答案,但问题本身就是要诽谤耶稣。很明显,这个问题本来就不为其能成立,而是为了对耶稣的神智作修辞性的表述。

然而,问题中蕴含着讽刺意味。耶稣实际上真的会被对手所杀害,而非自杀。

8:23

耶稣和犹太人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耶稣的起源,植根于天主的本质;而祂对手的起源,植根于黑暗、罪恶和死亡的本质(8:21;参阅1:5)。

读者继续学习“由上”重生的意义(3:1–11);这种起源的更新,需要战胜我们“出于下”的黑暗的自然状态。

“这个世界”是若1:10的宇宙,当天主圣言进入其中时,它不认识祂;这个宇宙恨耶稣,因为耶稣指证他们的罪恶(7:7)。

耶稣把自己描述为“宇宙之光”,但只有跟随祂的人才有“生命之光”,并避免在黑暗中行走(8:12)。

8:24

这里的“罪恶”用作复数,在8:21用作单数。如果单数的“罪恶”表示不信的罪根,那么,复数的“罪恶”则表示造成其后果的特定态度、言语和行为。不信,是万恶的泉源和起因。

唯一能逃脱罪恶和死亡后果的,是相信耶稣,祂是“我是”(出3:14LXX,依41:4,43:10、13、25,46:4,48:12LXX)。

8:25

“你【到底】是谁?”根植于耶稣在8:24所陈述的,而犹太人却没有领会。他们可能已经认出了出 第3章中的语言(用语),但他们无法理解它。

耶稣回答说:“【我是】我起初对你们讲论的。”

对这节经文的不同翻译:(1)“我为什么要跟你们讲话?”(2)“我起初对你们讲论的”。

第一种翻译,尽管为希腊教父们所欣然接受,但其问题是不符合上下文,因为耶稣说祂还有许多事要说。

“起初”一词,不仅仅指耶稣公开传教生活的“开始”,也指若1:1中的“起初”。

对他们所说的话,可以指整个圣经(参阅希1:1–2)。

成为人的永生之子,立在他们面前,向他们启示祂的天主性身份。

8:26

这里的“审断”(思高为“谴责”),在于宣布他们缺乏信德。

天主是真实的,祂派遣祂的儿子来,要向世界宣告子由父所听来的事(参阅3:34,5:19)。

8:27

圣史解释,犹太人不明白耶稣在讲论父。其实他们本该意识到这一点(参阅5:37)。

8:28

参阅3:14。

耶稣“预言”十字架将是耶稣真实身份和使命的圆满启示。矛盾的是,那些不相信祂的犹太人却要提供此证据。

“高举”一词有双重含义。在历史层面,它讲论耶稣的苦难和死亡;而从福音的文脉上看中,它谈及在威严和荣耀中的高举(若12:23、31–33;谷15:38–39;宗2:33)。

通过将古代世界所能发明的最使人蒙羞的最残行为(钉十字架),与“人子”的名号结合起来,这个名号包含了天主自己的一切德能、荣耀和权威(达7:13–14),这一说法实际上是一个悖论,同时也是基督宗教的核心。

审判者已决定去接受罪犯的罪责。

通过十字架,他们将知道耶稣“我是”的真正天主性身份,和祂与父之间的关系(参阅3:34,5:30,6:38,8:18)。

8:29

耶稣宣告父与祂同在。因此,即使在其人性中,耶稣也从未停止过“在起初就与天主同在”(1:2)。同样,父也从不会离开子(参阅若16:32)。

子总是做父亲所喜悦的事(谷1:11)。

父与子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临在和行动来表达的。

十字架也是父的启示(参阅25:9)。

当然,即使是十字架和复活,也不能使他们都相信,被钉者是父的启示者;如果这都不能使他们相信,就再没有什么能说服他们的了。

8:30

耶稣说完话后那些相信了祂的人,是否是真的相信了,仍是个问题,正如接下来的对话所揭示的。

8:31

对那些因祂的话而相信了祂的犹太人。

“固守”(remain)一词传达了“存在/临在”的感觉,在某个特定地点的永久存在。正如父“住”(remain)在子内(14:10),圣神“停”(remain)在耶稣身上(1:32–33),因此,信徒也必须“住”(remain)在子内,子“住”(remain)在他们内(6:56,15:4)。这描述着一种密切关系。

“固守”耶稣的话(“停留”在耶稣的话内),意味着持守祂的教导——借以引导自己的生命。作真正的门徒,是走生命之道。“话”不仅是耶稣的讯息,也是祂本人和祂的工程。

所以有一个条件:那些信耶稣的犹太人,只有停留在祂内,才是祂的门徒(与6:66耶稣的门徒作对照)。

8:32

耶稣为祂的真门徒提供了一个美好的保证:(1)他们会认识真理,(2)真理会使他们自由。

在1:17节中说,恩宠和真理通过子而来。

错误的信仰束缚着人的思想。“理真”不仅是一个哲学概念,也是一种关系——对天主的真知灼见。此外,在此福音中,“真理”在耶稣内找到其化身。

该去认识的真理是,耶稣是天主的拯救使命(工程),恩宠和真理通过祂而来,祂是父的肖像,是天主爱世界的表达。

认识真理,意味着与本身是真理的耶稣合一。

“真理”带来释放;耶稣带来释放。

如果我们把“自由”与“罪恶”作比较,那么“真理必会使你们自由”这句话的意思就等于拯救。

但是,这是什么样的自由?当然既不是哲学性的,也不是政治性的。那是只有天主才能给予的自由,来自信仰和洗礼的经验(3:3–5)。

8:33

那些听到耶稣最后陈述的人,希望得到澄清。

需要被释放的人,是被束缚或受奴役的人;但这里的说话者并没有被束缚的意识。他们不接受耶稣的说法,却认为自己是亚巴郎生于自由的后裔(参阅加4:22–26、28),从未被奴役过。

他们当然知道他们的祖先在埃及和巴比伦身陷奴役,也知道他们目前受罗马人的奴役;但是,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有内在的自由——尽管他们的政治状况不佳,他们没有放弃对一个天主的信仰。

所以,他们向耶稣挑战:“怎么你说:你们要成为自由的呢?”

8:34

自由,不是由一个人的宗教传统来定义的(在这里是一神教的犹太教),而是由一个人的罪恶行为来定义的。犹太人虽然按照他们的亚巴郎性质与世界不同,但按他们的人性,他们与世界无异。他们也被罪恶所奴役。

这种说法可以提醒我们,除了社会或经济奴役之外,还有另一种奴役。罪才是奴隶主,就算有些人认为自己是自由的人,他们也有可能被罪所奴役(参阅6:12–23)。

令人费解的是,法律并没有帮助他们“认识【他们的】罪过”(罗3:20)。

8:35

耶稣以比喻或实例形式解释“奴隶”和“儿子”的区别。

《若望福音》中“永远”留在(remains)家中的“儿子”,是耶稣基督(20:31)。因此,“儿子”一词并不是犹太人的统称。下一节将进一步对此加以阐明。

8:36

现在,儿子显然是耶稣——只有祂能给予释放。这一节也揭示了一个事实,即还有一种自由,它还不属于那些听祂的人,甚至已经相信祂的人。

那是属于儿子的自由,只有祂能给予。那是一种不为世人所知的自由,甚至是不为亚巴郎的后裔所知的自由,是一种摆脱罪恶横行的自由。耶稣为利己主义者和魔鬼提供脱离奴役的机会;那是从奴隶变成父的儿女的一种自由(1:12)。

8:37

耶稣早已承认犹太人在天主计划中的独特性(参阅4:22)。现在祂也承认他们的确是亚巴郎的后裔。然而,这并不能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们像其他人一样被罪奴役,也像其他人一样需要“重生”(新生)(参阅3:3–5)。

这一事实,在犹太人的举止中显而易见——他们图谋杀死耶稣便证明这一点。为什么?因为耶稣的话在他们内没有立足之地。这意味着耶稣的对手不想与耶稣——祂本人和祂的使命——有任何关系。

8:38

耶稣用两个父亲——祂的父和他们的父亲作了比照。”“有其父,必有其子”。儿子的性格和行为揭示了父亲的本质(特性)。

读者已经知道耶稣的父,以及祂与父的亲密关系(6:46);但耶稣对头的父亲如何呢?

8:39–40

答案即刻出现——他们认为亚巴郎是他们的父亲(8:37)。

但是耶稣质疑这个假设。如果他们真是亚巴郎的子女,他们就会做亚巴郎所做的。亚巴郎欢迎了天主圣言,并遵守了祂的诫命(创26:5)。但他们却怀着杀戮心机而攻击从天主而来的那一位。

在8:37中,耶稣承认他们是亚巴郎的后裔,但他们的行为揭示了与此完全不同的东西。虽然他们“生来”(自然地)是亚巴郎的后裔,但他们的行为否认了这一点。

因此,他们的行为展示出,他们非常不同于亚巴郎。

8:41

直到8:44他们的父亲才被命名。但是,他们感到耶稣有损于他们作为亚巴郎子女的主张。所以他们对抗。

犹太人总是强调他们宗教的纯洁性。其他人,比如撒玛黎雅人,可能由淫乱生的,但他们不是。再者,他们从亚巴郎一直到天主那里,并宣称祂是他们的父(出4:22;耶31:9)。

他们有没有意识到,通过挑战亚巴郎是他们的父亲这一说法,耶稣也在挑战天主是他们的父亲这一宣称?但这正是耶稣在下一节要做的。

8:42

耶稣坚持运用道德意义上的这两个词“父亲”与“子女”。他们的行为表明他们不仅与亚巴郎分离,而且与天主分离。其证据就是他们对待耶稣的方式——他们不但不爱耶稣,反而图谋杀死祂(参阅若一5:1)。

“爱”这个词,不应该仅停留在情感方面,也指向对耶稣的忠信、承诺,甚至顺服。

“我从天主而来,如今在这里”(思高译为“我是由天主出发而来的”),指耶稣的天主性、祂在父内的起源,及其道成肉身——圣言成了血肉。

耶稣是由父派遣来的(1:9–10),但他们仍然对此事实视而不见。

8:43

这一节中有两个词:“语言/言语(讲论)- λαλιὰν ”和“话 - λόγος”。

“语言/言语”(讲论)指某人说话的方式,如用他们的方言或带有口音(参阅玛26:73),而“话”指某人所说的内容。因此,它是一个人说话的方式(他们的风格)和说话的内容(他们的主题)之间的对比。

耶稣认为其对手无法理解祂的讲话风格,因为他们无法“听到”祂的主题。

词语“听”,指的是一种信仰行为,在这种行为中人回应天主(5:24)。

8:44

现在,耶稣道出了令人震惊的结论——“你们出于(属于)你们的父亲魔鬼”。

耶稣的对手曾图谋杀死祂;他们显示出自己不能接受耶稣所带来的真理。他们从这两个方面都表明,他们不是天主的子女,而是魔鬼的子女。

天主是赐予生命者,是真理之源;魔鬼是毁灭生命者,是谎言之父。

对于魔鬼的三种描述:

1他被描述为一个谋杀“从一开始”(智2:24)。

2他不站在真理的立场上,在他内没有真理。

3他说谎,有自己的谎言源头,堪称为“谎言之父”(参阅创2:17与3:4)。

天主在创2:17所说的是真理(参阅6:18);魔鬼所说的是谎言。

圣保禄说偶像崇拜是“将虚伪(谎言)变作天主的真理”(罗1:25;得后2:11)。

8:45

与魔鬼相反,耶稣讲的是真理。他们对祂所讲信息的反应,证明了他们与此谎言之父的联系。

“因为”这个词更使耶稣的重点鲜明。“因为”耶稣讲真理,他们却不相信祂。

8:46

然后,耶稣用两个问题挑战他的对手。

1他们能证明祂有罪吗?在他们看来,耶稣犯了双重重罪:违背安息日和亵渎天主(5:18)。但是,这样的指控合理吗?当然,读者知道那不合理。

但在这里有一个陈述,指出耶稣没有罪(参阅希4:15)。

2他们为什么不相信祂?无罪的真理就在他们面前,他们却拒绝祂。为什么?

8:47(比照3:34,18:37)。

耶稣在此给出了答案。他们声称自己是亚巴郎的后裔,但读者明白,真正的“天主的子女”(1:12),并非在其祖先的血统中找到起源,而是“来自天主”(1:13)。

他们把天主视作他们的父亲,但真正的天主子耶稣告诉他们,他们不是天主的子女。因此他们需要救恩,这就是为何耶稣进入世界,来拯救他们(3:16)。但这一点,他们也没有意识到。

8:48

为一个犹太人而言,这样谈论他的犹太同胞,似乎纯粹是疯狂,是恶魔附身的象征(7:20)。

现在,犹太人问一个他们已有答案的反问句。这似乎是犹太当局对关于耶稣有的共同看法。

耶稣宣布“犹太人”是不属于天主的人(参阅8:23、47),而犹太人宣布耶稣不属于犹太人(犹太信徒)。犹太人声称耶稣是撒玛黎雅人且附有魔鬼,实际上是称祂为异教徒,“指责祂偏离了唯一的真天主”。

8:49

耶稣只对有关祂附有魔鬼的指控作了回应,而对于说祂是撒玛黎雅人却没有回应。为什么?

耶稣有根植于天主,即天主子的身份,祂宣讲讯息,但祂的讯息既不适合犹太人的敬拜方式,也不适合撒玛黎雅人的敬拜方式(参阅4:23)。此外,读者和他的对手都知道耶稣不是撒玛黎雅人。

然而,第二项指控也还是需要回答的。耶稣将祂的行为与他们的行为作对比:祂尊敬天主——“我的父”,但他们却羞辱祂。对祂父的尊敬,显然明证耶稣既不是异教徒(异端分子),也未身附恶魔。

而且,根据5:23,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谁不尊敬耶稣,就是不尊敬父。

8:50

通过寻求对父的“尊敬”,耶稣清楚拒绝祂自己的“光荣”。然而这句话也表明,其实有属于耶稣的光荣,祂应得的光荣(参阅5:44)。

父必光荣耶稣,并且反对祂对手对祂的控告。

这里“行判断的一位”是父;不过在《若望福音》中,审判者也是子(5:22–27)。

8:51-比照6:63

到目前为止,我们知道,面对耶稣的话,犹太人不遵行。但假如他们遵行,他们将永远不会死亡——希望之讯息。

“遵行我的话”和“固守我的话(remain in my word)”(8:31)是同义词(参阅6:68)。

“见到死亡”就是经历死亡。“永远见不到死亡”,就是经验永生。

8:52–53

犹太人对耶稣的陈述提出神学批判。

亚巴郎听了天主的话,就遵守了,但他死了;先知们也一样。天主的话若不叫听了并遵守的人免于死亡,那么,这个人的话怎能成为消除死亡的药呢?在他们看来,耶稣自己的话证实了他们对祂的指控。

“尝到死味”(谷9:1;希2:9),一如“见到死亡”(8:51),就是经历死亡。

犹太人继续证实他们的观点,他们提出一个问题,但期望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耶稣并不比亚巴郎伟大(参阅4:12)。

“你把你自己当作谁?”在5:18中的指控是耶稣使自己与天主平等。在那里,他们就想杀了祂。

8:54

耶稣又重复祂所说的话,祂不寻求自己的光荣。

读者已经知道,耶稣作为子,对父的认识,超过了犹太人基于经书所能获得的知识。

他们的天主就是耶稣的父(1:2,18),犹太人却不知道。

8:55

在这里,耶稣再次揭示了犹太人不能接受的事情——他们不认识自己的天主(参阅1:10)。只有耶稣认识父,并且来启示祂。耶稣说的是真理,而且祂就是真理(14:6)。

耶稣提供简单的证据:祂遵守父的话。这也是对一个真正的门徒所期待的——遵守耶稣的话(8:31)。

8:56

这是个强有力的陈述。耶稣宣称亚巴郎欢欣喜乐地期望看到耶稣的日子。

一些辣彼根据创24:1提出,亚巴郎预见了跨越红海、颁布法律,以及时日到到来。但其意义是否就在此,值得怀疑。

有两个需要解释问题:

1耶稣所说的“我的日子”是什么意思?它可能指道成肉身——圣言成了血肉,并包含了耶稣的全部传教活动。

一些学者在这里指出与创22:8的联系——将指向十字架的奥迹。

2亚巴郎什么时候“欢欣喜乐”?一些学者在此看到依撒格和耶稣——新的依撒格之间的联系。因此,创17:19,21:6指出,将有“另一个依撒格”将为亚巴郎带来真正的喜乐。

8:57

关于“五十”,参阅若2:20的讲义。

有趣的是,有的版本此处译作:“亚巴郎就见过你吗?”

这个问题也意味着嘲弄耶稣所宣称的。但他们没有料到耶稣的回答。

8:58

耶稣强有力的回答“我是”(我就有)(8:24、28;出3:14;依41:4)。

年仅“五十岁”的人不可能说这样的话。只有那起初与天主同在,如今成了血肉并居住人间的圣言,能说这样的话(1:1–3)。

耶稣所说的“我是”,可以紧接着“……亚巴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雅各伯的天主”。

8:59

对照8:20和5:13 —— 他们还不能伤害祂,因为祂的时辰还没有到。

要么耶稣就是祂所说的那样,要么祂的话亵渎了天主。对他们而言显然是后者,所以他们试图用石头砸死祂(参阅利24:16)。

但读者已经知道,耶稣不是一个普通人,祂是天主子。

此处的动词“was hidden”(隐没)或“was concealed”(隐藏),表示某种奥妙之事的发生。也许,作者想再次提醒我们,耶稣的时辰还没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