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下的怀疑(7:1–13)

耶稣是真正的帐幕,是世界希望和欢乐的实现,祂对父的忠诚服从是天主家庭中真正兄弟情谊的源泉。

1.犹太人的盛宴(7:1–2);
2.耶稣被祂的兄弟嘲笑(7:3–5);
3.耶稣对祂兄弟的回应(7:6–9);
4.对耶稣的不满因为犹太人(7:10–13)。

耶稣的讯息和传道不再是秘密。周围的许多人对祂产生了怀疑。事实上,正如这一幕所描绘的,怀疑已经蔓延到了那些与祂最亲近的人。这种私下的怀疑是对正在展开的故事的更深层次现实的洞察。光越照耀,黑暗就越显露出它真实的样子(比较1:5).

7:1

耶稣在加里肋亚“度过时间”——“四处走动”。耶稣选择不在犹太逗留是因为犹太人。思高版圣经把这个词翻译成“犹太人”,与加里肋亚形成对比。但是,这是指耶路撒冷的宗教机构(如5:10,15)。

7:2

帐棚节在提斯里(Tishri)十五日举行,持续七天,直到提斯里二十一日。Tishri一般覆盖9月和10月的部分时间。庆祝的特殊日子是第八天(提斯里22日)。如果是公元29年,那么那一年的10月12日是提斯里的15日——距最后一次逾越节正好是六个犹太月。

到一年中的这个时候,所有的庄稼都已收割完毕。-在4月至6月间 不仅 收获大麦和小麦,还收获葡萄和橄榄。

这个“年尾时的盛宴”(出23:16;出34:22)是一个非常高兴的场合。它被称为帐棚节,因为整整一周人们都住在树枝和树叶搭成的棚子里(参见肋23:40–43)。城镇居民把它们竖立在他们的庭院或平坦的屋顶上。许多人来耶路撒冷参加这个节日,因为这是犹太人三大朝圣之一。

这次盛宴与义人在未来与天主同住的末世希望有关。

节日礼仪的特点是每天祈祷亚肋耳圣咏(113–118),许多的音乐和舞蹈,以及涉及水和光的仪式——这些仪式对若望来说特别重要。

现在,在我们中间“住着”的耶稣(1:14)才是真正的“帐幕”。

7:3–4

见2:12和7:5。

新约的著作提到一个称为“主的兄弟”的群体(谷 6:1–3;格前9:5),其中有早期耶路撒冷教会的领袖雅各伯(迦1:19)。但没有说明“兄弟”是玛丽亚的亲生子女。传统对耶稣兄弟的身份有两种解释:

1.他们是若瑟上一段婚姻的孩子;

2.他们是广义上的“兄弟”。

弟兄们劝祂去犹太。鉴于7:1,这是颇有问题的劝诫。

弟兄们提到的祂的“门徒”通常被认为是那些相信祂的人(2:23)。但是,读者已经通过外在的迹象 知道他们的信仰是不完美的。他的兄弟们不知道吗?

他们建议耶稣为自己寻求关注。“向世界展示自己”。

兄弟的挑战类似于诱惑,撒旦要求耶稣从圣殿顶上跳下来,并炫耀祂神圣的儿子身份——一种为自己寻求荣誉和赞美的诱惑(谷4:5–7;路4:9–12)。

但耶稣是按照父的旨意行事的,祂的行为不是为了赢得别人的赞美(5:41)。祂的奇迹不是为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是为了引导人们走向信仰。

然而,耶稣确实会去耶路撒冷,向世界展示祂自己,但以兄弟和其他人所能想象的完全不同的方式。当祂在耶路撒冷“被举起”时, 祂会吸引所有人(若2:14–15;12:32).

7:5

若望评论弟兄们——甚至他们也不相信他。

这也是我们从《对观福音》(参见谷3:21,31)中得到的印象——显然他们没有理解耶稣是谁,以及祂所从事的工作的性质和动机。

直到祂复活,祂的兄弟们才在祂的信徒和追随者中出现(宗1:14)——可能是因为他在雅各伯面前出现(格前15:7)。

然而,在这个阶段,他们不相信他

7:6

“时候”与“时刻”(比较2:4;7:30;8:20;13:1;17:1)。然而,“时候”这个词强调了天主在耶稣身上作为一个整体的工作,而“时刻”是指十字架的高潮事件。

“你们的时候却常是现成的”。这种说法似乎是对他的兄弟们的直接批评,他们的生活没有天主指定的时间和对旨意的了解。对他们来说,时间都是一样的(“一次和另一次一样好”)。

7:7

这是福音中第一次没有把“世界”说成是主爱的对象(比较3:16,17;4:42;6:33,51),但作为主的敌人(比较1:10)。

“世界”和“兄弟”之间的联系——即世界不会恨他们——表明他们不是祂真正的门徒——至少现在不是。

在15:19 -被世人恨恶是成为耶稣门徒的准则。兄弟(仍然)是世界的,他们属于世界。

若3:19–20 耶稣解释了世界对祂的敌意。真正的光进入这个世界暴露了这个世界的邪恶,而那些偏爱他们邪恶的作品而讨厌赋予生命的光的人,因为这光暴露了他们。

7:8

耶稣命令祂的兄弟们去耶路撒冷——他们的时间总是准备好的,但祂的时候还没有到。耶稣的意志和时间是由父的意志和时间来调节的。因此,除非天父指示他这样做,否则耶稣不会动。

一般翻译分为两种,“我不上去”和“我还不上去”。

一些评论家指出,“我不上去”暗示“要等父的旨意”。

7:9

这段经文似乎暗示,当祂的兄弟们去赴宴时,耶稣还在。因此,耶稣并没有被他兄弟的论点所说服。这也表明了耶稣的决心,不在天父的指引之前行动。

但是,连同7:10,这两段经文会给一些批评家一个印象,就是耶稣的决定并不坚定。

7:10

不知何故,父的旨意是在兄弟去犹太后发出的。耶稣暗中去耶路撒冷与祂的兄弟们坚持祂应该寻求公众的关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祂公开进入耶路撒冷的适当时机尚未到来;六个月后才是这个时机(若12:12)。

祂现在去了耶路撒冷之后,在祂死前再也不会回到加里肋亚。

这里隐藏着一种讽刺。当犹太人忙于建造他们的居所时,天主就居住在祂的子民中(1:14)。此外,只有耶稣才能实现帐棚节所期待的末世希望:通过对耶稣的信仰,进入未来的时代。

还值得一提的是,对观福音,耶稣的变化可能发生在帐棚节(谷 9:2 ff)。

7:11

场景从加里肋亚转移到耶路撒冷。“犹太人”指的是在7:1中想杀祂的宗教当局。他们正在寻找祂,观察着,希望能抓住他。

随着这一章的进展,耶稣有影响力的反对者将被更清楚地确定为法利赛人(7:32,47–48)和司祭长(7:26,32;45和48)。

7:12–13

我们在这里区分了“群众”和“犹太人”,群众害怕他们。

耶稣是镇上的话题。人群“窃窃私语”着他。

考虑到他的行为和话语给许多人带来的帮助和祝福,他们认为他是“好的”。“好”这个词可以反映“天主的良善”(参见谷 10:18;路18:19)。

然而,其他人认为祂的仁慈和权力掩盖了祂的真实意图:祂不是祂声称的那样,祂是一个冒名顶替者,说带领人们离开——也许是基于申 13:6–10的意义。

不幸的是,最后一种观点后来在正统的犹太人圈子里获得了官方的认可。《塔木德》(Talmud犹太教书籍)中引用的一个早期传统说,耶稣在逾越节前夕被处死,因为他是一个把以色列引入歧途的骗子(见《巴比伦塔木德》,第四十三章)。

9:22也提到群众对当局的恐惧;19:38;20:19.

无论群众赞成还是不赞成祂,他们都没有说出自己的意见。这太冒险了。